無論肯或不肯、無論有意或無意,
成長無非就是練習把面具戴好的過程。
一層又一層。
最初的面具只需要藏拙,
把那些令自己羞愧的錯誤遮蓋,
把那些害怕再次被嘲笑的缺點掩埋。
第二層面具卻需要藏能,
與最初的面具恰恰相反,不再簡單明瞭。
以為大方展現優勢與能力就能眾人擁戴,
豈知這個世界其實沒有想要你那麼厲害。
不要突出不要稜角,
把自己磨得剛剛好,
不要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的,
教你做自己不要管別人的人,
他們只是說出他們對自己的期許而已。
接著,不確定還要再多幾層才會進入
最後一層,
最複雜的那層面具,藏心。
到這個境地,
常常自己也不確定自己藏了什麼。
只知道絕大多數的互動都已不掛心,
掛心多累?何必掛心。
很有趣,如果已經戴到這層面具,
那些我們以為最糗的最尷尬的,
往往輕易啟齒,
因為當下說出這段話的人,
根本就是另一個,
帶了最適合這個場景的面具的人。
所以,再次,
不要相信那些心智年齡已經在20歲以上卻一見面就把私事不滿都說給我們聽的人,
那不是真實真誠,
那是面具達人。
可我們也無需指責什麼,
若非這些面具,愛就不會顯得如此珍貴。
終究我們會遇見那麼一個人,
或者幸運一點,那麼一群人,
出於一點好感、信任與勇氣,
我們允許他或他們
剝下我們的面具一層兩層三層,
他或他們見了我們的拙,
明白我們的能而不能;
然後始終保護我們的心。
於是我們知道有一些片刻、一些場景,
可以不用再藏,可以無需面具。
於是我們知道那是愛。
愛,就是這樣一種卸下面具的練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