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關於成人穩固期】
處於成人穩固期的你,過得如何?
成人穩固期(established adulthood),指的是30到45歲之間,家庭、事業與整體生活風格都日趨穩定的發展階段。
此時的我們還不見中年階段的成熟與洗練,卻也不再像二十出頭那麼浮動善變。反應速度與精力或許不若從前,但因應職場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能力都比過去精煉,尚未退化的認知功能也使我們有餘力應付現實生活中的諸多挑戰,能獨立工作、自主安排生活、打理好自己和/或家庭。
三十多歲的你,覺得自己符合這個階段的描述嗎?
30-45歲,這個年齡層是由美國研究者根據調查結果界定(Mehta et al., 2020),讓大眾方便參照,如果你在這個年齡卻不符合描述,那很正常。你有可能不到30已經提早經歷;也可能超過45了仍心有戚戚。重點是「成人穩固期」有它非常獨特且不容易的挑戰。不論幾歲,對這個階段有更多覺察和了解都是重要的。
對我來說,成人穩固期與過去生涯發展階段最明顯的差異是:真正的自由。
錢,或許賺多或許賺少,總是可以真的養活自己了。
職場上或許位高或許位低,但不太會是連請個假都戰戰兢兢的小菜鳥了。
不論單身有伴,有小孩沒小孩,在家庭生活上都不再是等著被照顧的一方了。
經濟上真的獨立了、工作上可以自己安排的成分變多了、關於下班後的人生要怎麼過(要不要結婚生子、要不要把好不容易存到的錢花光光去買名牌去出國、要不要多包點紅包孝敬父母、要花多少時間休閒要花多少時間進修⋯⋯)旁邊的人可能會給你建議,也其實最終要做什麼,再沒人能控制你。
所有選擇,真的都取決於你了。
我們真正的自由了,但同時,也必須體驗到自由所伴隨的焦慮了。
【自由與焦慮】
自由的空氣很好聞。想耍廢一整天就盡情廢、突然想出去走走就搭上最快的一班車、想哭就哭、想笑就笑,無拘無束。
但自由不會讓我們一直輕鬆。
自由讓我們突然沒有方向,
自由讓每個選擇背後的責任變得更加清晰。
自由,有時使人焦慮。
在沒有覺察的狀況下,焦慮會使我們做出不一定適合的選擇。
讓工作或婚姻或小孩填充我們的自由;
選擇一條符合社會或重要他人期望的路來緩解焦慮。
也就是說,焦慮有時讓我們把自己重新放回不自由的道路上。
這些方法沒有錯誤,焦慮的確會因此緩解。
然而在毫無覺察的狀態下做出選擇,
緩解了當下的焦慮,卻可能製造出後續的無奈、懊惱或痛苦。
【從自我探索開始】
作為一個心理師,我或許可以推薦你N種我自己或者別人試過有效的方法,幫助你避免焦慮帶來的負向結果,但我更想讓你知道的是:
只有你自己,才真正擁有可以緩解自己焦慮的答案。
其他階段我不敢說,但是處在成人穩固期的你,必定有足夠的資源為自己做夠好的選擇,之所以無法享受自由的方向,有時單純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資源、不知道如何好好應用這些資源,而已。
如同擁有一個藏寶山洞,但不知道通關密語是什麼。
這就是為什麼心理諮商這麼強調自我探索,了解你自己的特質、好惡、優勢與限制、認識自己在各種情境下可能會出現的不同模樣;明白自己與身邊的人有哪些相似與相異;知道自己與周遭環境甚至整個社會有哪裡合拍、哪裡不合拍。
有時光是這樣就足夠了,光是這樣,就已經找到通關密語了。
光是這樣,就很不容易了。
我們不會因此再也不害怕自由;不會因此再也不焦慮。
不太可能有人會。
但我們將能有意識地學習覺察、欣賞、信賴自己的選擇,這不代表我們的選擇都會完美無缺;這代表我們相信自己會培養出能力,去因應每次選擇所帶來的,好的或壞的結果。
在這沒有標準答案的世代,也許找專業心理師幫助你自我探索,找出屬於你的通關密語,會是自由的你,找到夠好的方向的第一步。
【參考文獻】
Mehta, C. M., Arnett, J. J., Palmer, C. G., & Nelson, L. J. (2020). Established adulthood: A new conception of ages 30 to 45. American Psychologist, 75(4), 431.